图们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图们江畔孕育的璀璨明珠珲春市非物质文化
TUhjnbcbe - 2021/1/21 21:10:00
点击「图们江报社」可快速
  珲春市毗邻图们江,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历史悠久,文化形态多样,地域色彩浓厚,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朝鲜族洞箫、满族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丰富多彩的珲春文化中的一颗颗璀璨明珠,具有鲜明的边疆少数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体现着珲春人民独特的文化传统、生活经验和审美趣味。近年来,珲春市从实际出发,对文化渊源深厚、地方特点独特、保存价值较高的非遗项目的起源、流传、发展、特点等进行深层次的调查、挖掘。目前,珲春市拥有1项国家级、2项省级和1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普及和传承这些濒临消亡的文化遗产工作中取得了成效。


  朝鲜族洞箫音乐:


  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


  自珲春市区西行20多公里,有一个群山环抱的乡村,这里因为河流密集而取名为密江。*昏时分来到密江乡密江村,农民们刚刚结束一天的劳作,家家户户升起了袅袅炊烟。嫩嫩的秧苗一排排插在水田中,水面如同镜子一般,把昏*的天空化作倒影。无需抬头,温暖的天色已尽收眼底。此时,婉转的洞箫声远远传来,顿时让密江村的傍晚多了一份恬静和悠扬。


  朝鲜族洞箫音乐代表性传承人李吉松今年已经61岁,当年从延边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密江乡中心学校当音乐老师。他从金官淳老人那里继承了洞箫技艺,成为第三代传人。一曲箫声后,李吉松谈起了洞箫的过往。


  朝鲜族洞箫是独一无二的具有朝鲜族代表性的演奏乐器,距今已有年的历史,在珲春这个边疆城市已流传百年。以其独特的音调、演奏方式和艺术风采而著名,其声音婉转、深厚、悠长,极具感染力。在传统洞箫细致婉约、苍劲浑厚的基础上,在演奏中又融入了现代音乐明快、奔放、华丽、俊美的特点,使其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能生动地表现出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显示出浓厚的地域特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极具感染力,在朝鲜族民间音乐的继承和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30年代,韩信权从朝鲜咸境北道来到珲春市密江乡,成为第一代洞箫艺术传承人。以第二代传承人金官淳、第三代传承人李吉松为代表的密江村民历经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使得洞箫这一朝鲜族古老的民间乐器不仅在密江乡得到了传承,还从田间地头搬上了演出舞台,得到了发展和壮大。年,朝鲜族洞箫音乐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密江乡并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朝鲜族洞箫艺术之乡”称号。


  朝鲜族洞箫音乐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独特的艺术文化价值。作为特有的文化品牌,近年来,珲春市把密江洞箫作为发展朝鲜族民族特色文化的突破口,先后成立了洞箫协会、建立了洞箫艺术展示厅,设立了培训基地和传习所。通过举办非遗展演、洞箫艺术节、汇报演出或比赛、艺术培训班等形式,珲春市的洞箫爱好者已发展至上千人。珲春洞箫也由此成为延边州乃至吉林省特有的文化品牌。通过不断进行定项投资、专门培训,保护了洞箫文化,打造了朝鲜族传统文化特色品牌。一代代人口传身授留下的《新阿宇》、《阿斯郎歌》、《拉吉里》等洞箫音乐作品,如今已经成为洞箫演奏的代表性曲目。年10月14日,珲春市洞箫演出队赴韩国参加“第五十三届民俗艺术节”洞箫专场演出,获得赞誉。年12月,由国家民委、文化部民族文化宫联合举办的“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活动中,珲春市选送的《洞箫之声》作品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年,洞箫音乐作品集《风传山曲》正式出版。


  李吉松介绍说,密江洞箫既有独奏表演,还有合奏表演。箫声婉转、深厚、悠长,极具感染力。吹了几十年洞箫,每每箫声响起,零碎的记忆总会把李吉松带回往昔。如今,密江乡中心学校已经解散,学习洞箫的孩子渐少,很多年轻人离开家乡到大城市打拼。那密江洞箫的未来呢?尽管有些忧虑,李吉松还是尽可能广泛传授这门技艺:“古老的艺术等待着有缘人,有生之年我会尽自己所能将它传承下去。”


  朝鲜族碟子舞:


  来自民间的快乐舞蹈


  朝鲜族碟子舞是朝鲜族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的自娱性舞蹈,因舞者双手各持一对瓷碟翩翩起舞而得名,以尽力抒发情感为目的,深受本民族群众所喜爱,表现了朝鲜族人民的积极向上和乐观的性格特点。关于它的产生,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源于传统的“拍板舞”。李凤玉在《朝鲜族古典舞蹈艺术》中称,年,朝鲜李朝时期,景福宫修成后,干活的民工都非常高兴,他们就伴着《景福宫打令》跳起拍板舞。拍板为手执可击响的木板,手里各拿一双木板跳起舞。没有拍板这个小道具时,就手执小碟击响起舞。又有人认为它是来自民间的一种自娱性随意表演。


  十九世纪末期,碟子舞随朝鲜族的迁居而传入,在流传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百多年前“拍板舞”转化的过程;第二阶段是解放后民间艺人朴正禄进行广泛普及的过程;第三阶段是年以后,在李信子老师的挖掘整理再创作下,碟子舞舞台化、艺术化、规格化、民族化的升华过程。


  碟子舞在延边的代表人物是朴正禄,于年出生在珲春市靖边村。年他看到有位名叫蔡振朱的民间艺人,常在娱乐场所手持碟子跳舞,舞姿优美,表情诙谐,于是自己也就拿起碟子模仿着跳起来。朴正禄跳的碟子舞节奏感强,欢快活泼,经常被邀请到娱乐场所表演节目,很快成了小有名气的碟子舞表演者。在他看来,碟子舞不像长鼓舞、刀舞、象帽舞那样,规范化、程序化,它纯属于朝鲜族在民间娱乐场所为了助兴,自发组织的表演形式。后来,在他的指导下跳碟子舞的人越来越多,传遍了延边各地。当时,朴正禄作为民间艺人,把碟子舞去哪儿带到哪儿,进行广泛普及,后来流传了这样一句话“哪里有朝鲜族群众,哪里就有碟子舞。”


  受朴正禄的影响,在年的延边群众文化艺术汇演中,年青的舞蹈演员李信子第一次把碟子舞的几个动作插入到朝鲜族民俗舞《婚礼》之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舞台化、艺术化的碟子舞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知名人士的赞许,同时,多次获得了很多荣誉。碟子舞是中国朝鲜族自生的新的民间舞蹈,它丰富了中国和朝鲜族民间舞蹈的宝库,也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后唯一的民间舞蹈。年被列入到了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流行的碟子舞分男、女舞蹈两种,持碟和击碟方法相同,但舞蹈动作及表情方面互有差别。男性的舞蹈节奏以《打令长短》为主,也可采用其他长短节奏。舞者在节拍之中使两碟相击或碎击,同时用碟子击出各种明快的节奏。舞蹈动律是上身随着音乐节奏前后顿、摇,起舞时颈部随着身体前、后、左右不停折动,面部表情诙谐可笑,令观赏者喜悦开心。女性的舞蹈节奏是以欢快跃动的《安当长短》为主,无男性的诙谐表情,舞姿显得柔和,细腻与轻快,充分展现朝鲜族妇女善良的心灵。碟子舞是自娱性舞蹈,丰收时节,村民们穿上节日的盛装,走上田野乡间,手持碟子,为美好生活翩翩起舞。


  满族剪纸:


  金剪刀剪出幸福生活


  5月25日上午,在珲春市靖和街道龙盛社区举办的美术剪纸展上,民间剪纸艺人王淑芹和于凤贤的近幅剪纸作品栩栩如生。剪纸作品的内容涵盖了边境风光、民俗文化、城市建设、历史伟人等方方面面。两位民间剪纸高手凭借自身的艺术天赋与创作灵感,通过一幅幅剪纸作品,反映了魅力珲春的独特风貌。


  剪纸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多取材自喜庆节令、五谷丰收、民间戏曲故事、儿童、动物等,在珲春地区是一项广为流传的活动,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满族剪纸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珲春地区剪纸艺术的代表。它历史悠久,著称于世,造型简练,风格古朴、典雅,是民间传承下来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手工技艺。


  在技法上,满族剪纸采用阴刻和阳刻相结合,用线上具有刚毅而富有弹性、低沉而圆润、严谨而灵巧、豪放而浑厚的特点。满族民间剪纸类型多样,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意象造型是其主要的装饰形式。艺术作品多反映民族和民俗文化,且具有很浓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底蕴。每一时期的剪纸作品都代表了不同的美好寓意,其中《巨龙腾飞》、《一眼望三国》等作品表达了对珲春家乡的美好祝福;《满族团结之花》《满族姑娘》等是具有满族文化特色和民族团结之意的剪纸作品;《洞箫》《象帽》等作品将非遗文化特征惟妙惟肖的凸显出来。满族剪纸既有装饰、美化生活环境、陶冶情操、欣赏、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更有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


  杨泡满族乡将剪纸艺术与满族文化特色巧妙结合,开创了满族剪纸特有的艺术特点,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既融合了珲春地区的边境文化特征,又保持了本源文化的特点。年满族剪纸被列入“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发源地杨泡满族乡被命名为“剪纸之乡”,同时满族剪纸也被引入杨泡小学国本课程。在珲春市杨泡满族乡男女老少大多都会剪纸,农闲时间三五成群,一把剪刀、一叠红纸,坐于炕头,一会儿工夫惟妙惟肖的作品就剪好了。


  年,杨泡乡纸阿哥手工作坊成立,开始出版剪纸艺术画册及生产相关文化繁衍品,向产业化发展。年9月1日,杨泡满族乡举办了剪纸艺术展和民间百人剪纸活动,进一步向世人展示了杨泡乡满族剪纸的风貌,并吸引了大批外国友人前来参观购买剪纸作品。


  为了保护满族剪纸艺术,珲春市先后成立满族剪纸协会、设立杨泡满族乡民俗文化展示馆。如今,剪纸艺术品和剪纸宣传画册已经成为了珲春外事接待活动的首选礼品和市委宣传部列为指定宣传品。


  满族祭祖节:


  穿越百年的虔诚守望


  谈到延边州级非物质遗产满族祭祖节,很多珲春本地人都感到陌生。珲春是满族发祥地之一,珲春库雅喇满族人的祭祖节是从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族的第二年(崇德二年年农历四月一日)开始的。那时的珲春满族人在此镇守边关和出海捕獭朝贡,由于离京都远,不能当面给皇帝叩头,珲春满族人民就对着京都方向给圣上“皇太极”叩头。珲春的满族为了感谢皇帝恩泽八旗子弟,就将皇太极改国号的日子定为“满族祭祖节”。最开始只是居住在珲春库雅喇部的满族人进行祭祖活动,后期居住在四面八方各部的满族人也赶来珲春进行祭祖活动。每逢这个日子满族的孝子贤孙们,便会齐聚“满族祭祖祠堂”,共同拜祭皇太极和自己姓氏祖先。那里供奉着满族各姓氏的祖先牌位和姓氏的来源介绍,及在各时期所任的官吏职务等通考,让满族后裔了解祖先的故事。


  据了解,祭祖祠堂原址在珲春正北“龙王庙的左侧”即现今的龙王庙屯。满族祭祖节是民约俗成的节日,也体现了满族人民尊老爱幼质朴文化。满族祭祖节也是满族人民交流和相聚的日子,提供社会和谐、家庭和谐、民族和谐的场所和空间。祭祖活动从崇德二年(年)农历4月1日至年前,从未间断过。


  然而,在年日*占领珲春修筑北大营期间,祭祖活动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日*烧毁了祭祖祠堂,不允许当地百姓祭祀祖先,满族的传统宝贵文化也遭到了毁损和破灭。在*的三中全会以后,落实民族信仰*策,尊重民族生活习惯,祭祖活动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恢复。通过省满族专家和珲春市考古专家满族历史专家郎佰君的走访、研究,整理了大量宝贵的文献资料,发掘了即将失传的满族民间民俗文化——满族祭祖节。


  根据发掘考证,满族祭祖活动是由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由大萨满手拿高香祈告上天和皇太极,祈祷上天和皇太极保佑子孙后代们健康长寿。大萨满用满语念着咒语,然后在装满水的大缸里画吉符,然后把缸里的水分给前来祭祖的人们饮用,这水就叫“吉祥水”,满语叫“目克”。萨满祭天完毕后,由主持领着大家开始拜祭皇太极。拜祭完皇太极后,各姓氏的满族人开始拜祭自己的祖先牌位。拜祭完毕后开始聚餐,在室外支上两口大锅杀猪煮肉,焖高粱米饭或小肉饭与族人共餐,同饮。


  祭祖节第二天,满族人家西炕柜箱上面则供奉香火、酒菜,由一家之长洗手焚香后,从西墙上方的“祖宗板”上捧下家谱谱匣,俗称“请谱”。然后将谱单挂起,让家人瞻看,俗称“晾谱”。家人按辈份先后排列,向族谱和家谱奉香祭拜,俗称“拜谱”。然后,分别将去世的家人名字用黑色勾去,新生的子孙名字用红砂填写上,俗称“续谱”。修谱完毕,家长讲述家族的历史,进行家风、家规教育。最后,将谱单放回谱匣,焚香叩拜后,归放在西墙“祖宗板”上。如不必填续家谱时,也可直接在西墙上供奉,不必移下谱匣、展开谱单。


  更早的时候,满族人的家谱并非用*色纸帛书写的满文名字,而是用不同颜色的布条等连缀而成的“子孙绳”。每个布条代表一个生丁,根据家人的生死添续;隔代之间用特殊的骨饰等表示。祭“子孙绳”时,须将“子孙绳”的一端悬挂在屋内西墙的“祖宗板”上,另一段则续接到屋外的柳树枝上,以此象征家族人丁兴旺。从早年满族的祭柳习俗来看,正反映出对女性生殖力及“生命神”崇拜的古代信仰观念。


  每逢满族祭祖节,满族人民都会穿上平时舍不得穿的满族服饰,和同族的亲朋好友相聚一堂,拜祭祖先、共餐,互叙家常,沟通感情,满族祭祖节是满族人民团结的盛会。满族人民穿上华贵的服饰,是为了让列祖列宗看到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以慰籍在天之灵,同时在祭祖时教育子女们不要忘记祖宗,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以报效国家。


  “满族祭祖节”充分地体现了满族人民尊重祖先和愿意参加社交活动文化的一种体现,承载着满族许多重大历史文化和原始文化记忆。珲春地区长期的稳定和谐的文化环境,使满族祭祖节得到了系统地保持和延续,并流传至今。“满族祭祖节”实际上是满族民间文化的大荟萃,是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的展演,集合了忠孝义勇和,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文化思想。保护“满族祭祖节”对于系统全面地研究满族历史和发掘民间文化渊源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也更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图们江畔孕育的璀璨明珠珲春市非物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