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们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专家观点夏更生脱贫攻坚,我们如何挑战
TUhjnbcbe - 2021/3/27 9:25:00

年,我国开始将扶贫开发纳入了国家战略,制定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用七年时间解决万人口的温饱问题,最终到年,贫困人口还剩万;然后是从年到年的“十年纲要”,到年时,贫困人口还剩万。通常认为,根据3%的贫困发生率计算,万左右已经是减贫的极限,此时,减贫的“锅底效应”开始显现。

十八大以后,脱贫攻坚被确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年,我们要实现全民奔小康,一个都不能少。减贫的“锅底效应”该如何突破?进入新阶段,我国的减贫标准从“温饱”提升到了“两不愁三保障”,按照这个新的标准统计,年底,我国贫困人口总数又增加到万,平均每年需要减贫多万人,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经过扶贫战线同志们的努力,年我国贫困人口就下降到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我们是如何打破“锅底”的?有哪些创新的方法?又做出了怎样的牺牲?《中国经济大讲堂》特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夏更生,为您深度解读《脱贫攻坚,我们如何挑战不可能?》

嘉宾简介

夏更生,国务院扶贫办*组成员、副主任,分管*策法规、宣传培训、考核评估等工作。夏更生同志长期从事扶贫工作,有三十多年的三农和扶贫工作经验,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以下为本次演讲的核心内容

这是在国务院扶贫办办公楼一楼大厅放的一个脱贫攻坚倒计时牌,显示的是天14时31分51秒(截至年6月15日),也就是说到年12月31日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个时间节点,还有这么多天,这么多小时,这么多分钟,这么多秒,这就是在每时每刻提醒着我们扶贫人,脱贫攻坚时不我待,每一个扶贫人,必须努力奔跑,确保如期打赢这个攻坚战。

我们*从成立之日起,就把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社会主义的建设史都贯穿了这条主线。总书记多次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和标志性指标,是最大的一个短板。

到年底,当时全国剩下的贫困人口还有万,按照当时的时间算,六年要减万贫困人口,就意味着我们每年要减多少呢?每年要减少万贫困人口。按照传统的思维,我们到年完不成任务。这就是说从任务的艰巨性上,也要求我们要打攻坚战。这个仗怎么打?采取什么策略?

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解决四个问题

中央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决定,提出了“两个确保”这个目标,确保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那么现行标准是什么标准?是年不变价,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然后还有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达到这个标准就算是脱贫了。

这样的标准属于什么样的水平?在国际上来说,在绝对贫困这个标准上来说,我们是算比较高的。国际上有一个《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意思是说到年全球消除绝对贫困问题,如果我们年消除了绝对贫困,那就意味着我们继续走在全球的前面,在全球发展中国家减贫的前列。所以说这个目标,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也是非常令人鼓舞的一个目标。

目标确定了,这个仗怎么打?采取什么策略?中央提出精准脱贫方略。我在扶贫干了二十年,这个方略经历了好几个阶段,这是解决当前扶贫问题的一把金钥匙。主要内容体现在“六五四”,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解决四个问题。

六个精准就是扶持对象精准,我国在年底是10.2%的贫困发生率,就是说一百个人有十个人是穷人。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资源不够,而且真正的穷人扶持的力度不够,所以必须要对象精准,要找到到底谁是穷人,穷在哪儿。对象精准之后,要项目安排精准,找到原因是什么,收入的问题?健康的问题?住房的问题?进行项目安排要精准。安排完了以后,要有资金,资金使用要精准。第四个叫措施到户精准。第五个叫因村派人精准。最终落脚点叫脱贫成效精准。

那么通过什么路径来实行这个精准?就是五个一批。发展产业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实在躺在床上动不了的病人、残疾人,就是保障兜底一批。

在这五个一批里面,脱贫攻坚的先手棋是易地扶贫搬迁,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计划是搬迁一千万人,到年年底,就全部能搬完,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工程。前一段时间我到四川凉山州深度贫困地区看,变化非常大,一座座新村拔地而起,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都写在脸上。原来在深山有人生病,还没等抬到山外就去世了,现在通过易地搬迁,家门口就能看病,孩子家门口就能读书,还建了很多的扶贫车间,家门口就能就业。所以很多人说,易地搬迁工程是一个造福人民的工程。大家都知道世界上很多国家整个人口都不到一千万,等于说我们攻坚战期间搬迁的一千万人,就相当于欧洲一个国家的人口规模。这也就是中国共产*能做到,我们能够集中精力办大事,办最弱势群体的事。

在贫困地区,前些年外出务工比较多。首先,在这几年脱贫攻坚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了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的一个势头。我刚从吉林延边图们县回来,去年他们回乡创业、就业的人口就有一千多人,原来在家乡没事做,现在脱贫攻坚,家乡的路也修好了,水也修好了,Wi-Fi都有了。而且国家出台这么多的*策支持,青年人回乡创业比以前多了,留守儿童、老人没人照顾的现象减少了。

第二,我们建设了一批扶贫车间,引进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工厂,在这些地方设加工点,特别是缝纫、箱包等。老百姓,尤其妇女在家门口就能就业,不仅照顾了孩子、老人,还挣了钱。还有年老的同志,在家很孤独,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一到工厂,既聊了天又赚了钱,赚了钱回家路上给小孙子买点糖,回去孙子一高兴,老头更高兴。

第三,对一些半劳动力、弱劳动能力的老同志,设立公益岗位,像打扫卫生、治安巡逻等,这些事他们是干得了的,他们通过力所能及的这些工作,进行劳动创造,来增加收入。

第四,就是对于实在没有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重度病人,搞集中供养。我去年到河南驻马店一个集中供养点,一个小伙子跟我说,他的父亲早年去世,只有他和他的母亲相依为命,他母亲常年瘫痪在床上动不了,所以他也出不去。集中供养之后,他就出去学了理发的手艺,他母亲在这边有人照料,他自己又挣了钱了,回来之后跟院长说,这个敬老院的48位叔叔阿姨的所有的理发,我免费包了。社会帮扶了他们家,他回馈社会,这就是大爱。

最终为了解决四个问题,就是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

扶持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通过建档立卡,把整个农村的贫困人口找出来,是谁?要对照人头。在哪儿?为什么穷?我们花了很大功夫进行了建档立卡,把全国的穷人找出来。

找出来以后,谁来扶?这一轮很明确,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省里面**一把手跟中央签订*令状,对全省的人口实现脱贫的目标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工作在乡村,然后五级书记一起抓,就这么一个管理体制。在我们*的历史上,或者共和国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件事,省级*委、*府两个一把手,向中央签订*令状,脱贫攻坚是唯此一项。当然最主要的是我们在乡村一线派了驻村工作队,派了第一书记,已累计有多万人在一线扶持。目前在村的百万人,有20万个第一书记,80万个驻村干部,当然还有几百万的乡村干部,应该是全*总动员,全社会都动员起来了,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前所未有。有的为了当驻村工作队员,女同志孩子生下一个月,断奶,放在家里面,自己义无反顾地就到村里面去扶贫去。年到年底,脱贫攻坚战线已经牺牲了名同志。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各级组织也要尽可能地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家观点夏更生脱贫攻坚,我们如何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