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之国的形成三国历史篇[第回]
作者:温骏轩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第回高句丽
正当魏吴两国的权力之争达到白热化之际,辽东塞外却再起烽烟。公孙渊不是已经被司马懿灭了吗?是灭了,然而战争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终极手段,很多时候反而是问题的制造者。从中央之国和华夏文明经略辽东的角度来说,辽东公孙氏在此主*时,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原因,会大量吸收内地移民,包括对周边边疆部落保持高压泰势,扩张领土。司马懿不可能久居塞外,为避免辽东再出现地方割据势力,战后大量人口被迁入塞内。
人口内迁并非一定都要用强制手段,塞外之民多是因各种原因从中原迁徙过去的,通常情况下你只要允许回迁,就会有大批百姓愿意回来。对于这点,司马懿是有明确指示的。以青州为例,当时就为了安置跨海而来的辽东移民,侨置了:新汶、新沓、新丰三县,对应辽东半岛沿岸的:汶县、沓县、北丰三县。
对于司马懿的这种导向,最为不满的是时任幽州刺史的毌丘俭。文化造诣颇高的毌丘俭,最大的梦想是出将入相。征辽本是他的提议,但*事经验不足,兵力有限,一征辽东铩羽而归,最后让司马懿二征才解决问题。司马懿一走,留下的烂摊子还得要毌丘俭来收拾。问题毌丘俭不是一个只在乎战功的武将,要的是将辽东真正融入帝国体系。公孙渊搞独立王国,固然于帝国所柄持的集权管理模式相违背,你把人都迁走,又会让这片土地融入中央之国的进程出现停滞甚至逆转,这并不是毌丘俭想看到的。
最大的问题在于,不是你把人口迁走,辽东就会太平。当年战国七雄的燕国,是从东胡手中夺取了这片土地。即便身为东胡后裔的鲜卑、乌桓不来,长白山中还有高句丽这个东北地方*权,一直觊觎着这片已经被中原王朝开发为熟地的土地。对于这个问题,兼有诗人身份的毌丘俭曾经写过两首诗《之辽东》和《在幽州》,全诗虽已散佚,却还是各留下两句残句:“忧责重山岳,谁能为我檐”“芒山邈悠悠,但见胡地埃”。忧心自己身上比山岳还要重的责任,谁能够为我分担。遥望苍茫的燕山,已经能够看见胡人驰骋卷起的尘埃。
公元年,魏正始三年,高句丽见辽东空虚,乘势起兵袭破辽东的西安平城(辽宁丹东市东北九连城镇)。此后又多次袭扰魏境。这给了守土有责的毌由俭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西安平与高丽句都城丸都城一样(吉林省集安市),都位于鸭绿江西岸,只不过后者位于鸭绿江中游,为群山所包围,后者则位于鸭绿江下游,地缘位置与今天扼守中朝边境的丹东相对应。
高句丽在西汉末年刚建国时,最初的都城是建于长白山脉腹地的纥升骨城(辽宁省桓仁县境)现在叫五女山城。四十年的公元3年,又迁至现在的吉林省集安市的国内城。东汉后期,当时辽东公孙氏的第一代话事人公孙度还是玄菟郡郡吏时,还曾和太守一起前往国内城击击破过高句丽,落败之后的高句丽请求内附玄菟郡。
高句丽请求内附的这个玄菟是“第三玄菟”。初建于日本海沿岸的玄菟郡几经迁徙,先是迁至长白山脉腹地,史称“第二玄菟”,郡治“高句丽县”位于现在的辽宁省新宾县。高句丽县后来又西迁到现在的辽宁省沈阳市东,玄菟郡的主体亦随之由长白山脉,西迁至辽河平原北部。高句丽立国正处于第二玄菟时期。到底是先有高句立国还是高句丽县是一笔历史糊涂账,但可以肯定的是,第三玄菟是分辽东郡北部侨置的,虽然郡治还叫高句丽,但跟高句丽国没什么关系。
再后来辽东公孙崛起,把高句丽又赶回了国内城,公孙康在公元年再次破国内城,此战三万高句丽人归附。被公孙康征过以后,高句丽人并没有选择迁都,而是在依山建了“丸都城”,以增强防御力。正因为如此,丸都城亦有“丸都山城”之名。换句话说,从地缘*治角度说,国内城和丸都城算是一个都城,无非是一个建于平地,一个建于山上。
之前孙权派出使者册封公孙渊为燕王,被摆了一道。部分被俘的使者就是向东翻越整个长白山脉,由高句丽县逃到丸都城,行程余公里。史载当时的高句丽的国土都在大山深谷中,没有良田大泽,以至有节食的习惯。高句丽王送给孙权的礼物,也是貂皮和雉鸡皮这样的土特产。如果有得选谁也不愿意在山地里过苦日子,辽东公孙氏把长白山两侧的平原都给占了,高句丽人是没有办法才躲在山里。现在公孙氏覆灭,人口又大量内迁,出山的机会终于到了。
很显然,攻破西安平只是第一步,如果不能堵住这个出口,高句丽接下来一定是会向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扩张的。这也给了毌丘俭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公元年,魏正始五年八月,毌丘俭率步骑万余,由玄菟郡出发翻越长白山脉,沿着当日吴国使者逃亡的路线,向丸都城进发。
现下的高句丽王叫“位宫”,是高句丽国第十一代君主,几年前护送吴使回国,给孙权送貂的就是他。然而位宫后来见魏国要攻伐公孙渊,并为之向自己示好,位宫权衡之下还是决定投靠魏国这棵大树,把孙权正式派来的使者斩首做了投名状。更何况远水解不了近渴,就算孙权有心再谋辽东,吴*也不可能赶得过来。高句丽只能靠自己,依托山地阻击魏*。
翻越山脉的基本做法,是在分水岭两侧各找一条源头相近的河谷。毌丘俭西征,西半段的行程所依托的是隶属辽河水系的浑河(古时又称小辽河),及其上游支流苏子河。最初的高句丽县,就是位于苏子河上游。翻越分水岭后,进入的则是鸭绿江支流属性的浑江水系覆盖区,纥升骨城便是位于浑江之侧。
浑江总体跟鸭绿江一样,东北-西南向平行流淌,在最后一段方转向东南,丸都城以西约60公里处注入鸭绿江。因此毌丘俭并不是顺浑江而下走完最后半段路程,而是要在过高句丽故城之后,借由浑江左、右岸支流所形成的河谷,迫近丸都城。这也使得位宫将时称“沸流水”的浑江,作为了阻击魏*的前线。
高句丽人的兵力为两万,超出魏*一倍。按历史记录,位宫力大勇猛,弓马娴熟。当日司马懿征讨公孙渊时,位宫还派了几千人前往助战。由此来说,此次对战双方老算得上是知己知彼了。按曹魏这边的记录,毌丘俭连败位宫,最后攻破丸都城,斩首数以千计。高句丽那边的记录则要详细的多。
按高句丽那边的记录,位宫先是“逆战于沸流水上”,大败魏兵,斩首三千余,然后又引兵再战于“梁貊之谷”(魏国记录为“梁口”),又斩了魏兵三千余人。从这些描述来看,位宫第一战的战术是“半渡而击”,第二战则是于山谷中设伏。考虑到高句丽人非常熟悉这片山地,还是有可能做到的。双方接战的地点,应该在辽宁省桓仁县桓仁水库东,其右岸有浑江支流富尔江,与苏子河河源相近,左岸亦有支流源头指向丸都城。
两战之后,毌丘俭这边最多也就剩下四千人。位宫也有些骄傲了,认为大国之兵还打不过我这小国之兵,毌丘俭作为魏国的名将,今日命也在我掌握中了。为了鼓舞士气,位宫亲自率五千骑兵向魏*发起最后的攻击。出乎意料的是,这场决战的结果却是高句丽*完败,被斩一万八千余人。只有位宫带着一千多人逃回了鸭绿江畔。魏*取胜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决死而战”;二是“方阵”。
阵法在中国的演义小说一直披着神秘的外衣。虽然不像小说中描述的那么神秘,但阵法的作用的确非常大。所谓阵法,简单点说就是“作战队形”,通过合理的布阵,诸兵种相互配合,*队的作战能力可以得到成倍的提高。“方阵”则是最有效的防御阵形,尤其是面对骑兵攻击时。历史上李陵用五千步兵和车辆,配合弓弩等武器布设“武刚车阵”,曾杀伤数倍于己的匈奴骑兵。大航海时代的西班牙,在陆地上更是以著名的“西班牙方阵”横行于欧洲。
可以说正规*与乌合之众的核心差异便在于有阵法。汉武帝时期,训练得法的汉朝*队在与匈奴的对战中,可以做到以一敌五。经过一个世纪的碰撞,到陈汤领*出击匈奴时,匈奴人也由之前毫无*纪可言的游牧者,上升到了讲求一定战法,汉*与匈奴的交换比亦因此变化为了一比三。从这个角度说,还处在初级阶段的高句丽人,在进入阵地战后,被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毌丘俭,以一敌破五是可信的。
当年十月,乘势追至鸭绿江畔的毌丘俭一举攻克丸都城。位宫则带着残余力量向北逃向“沃沮”人的领地。这里要说一下什么是“沃沮”人。古代东北亚地区的民族体系大体可以分为四部分,除了代表中原农业文明的华夏族,及代表游牧势力的东胡系民族以外,还有濊貊和肃慎两大体系。后来的蒙古人源出东胡系;女真人源出肃慎系,高句丽则出自濊貊系。
今天的东北亚地区,你依然能够看到这些古老民族留下的痕迹。在历史的长河中,上述四大族群的控制区,范围也在不断变化。无论是族群形成和行*区的划分,都是受同样的地理因素影响。从这个角度说,将上述四大民族体系,与东北所涉及的四个中国省级行*区相对应,是个比较偷懒却又利于记忆的办法。
以此来说,肃慎民族对应的是黑龙江,历史上“白山黑水”(黑龙江,长白山)亦成为了这一族群的代名词;濊貊民族对应的是吉林,最先建立的濊貊人国家,是以现在的吉林省吉林市为王城的扶余国,由此分化出了“扶余人”这个民族;东胡系游牧者的基本盘则是以科尔沁草原为核心,位于大兴安岭与燕山之间的内蒙古“东四盟”中的赤峰市、通辽市和兴安盟;中原王朝苦心经营的即是辽宁。
这当中,濊貊人的分布区与朝鲜半岛中央山地及东北沿海地区相接,因此经由此线路向朝鲜半岛扩散;中原王朝在控制辽东之后,而沿半岛西海岸向平壤一带的西海岸平原地区扩张,彼此形成的竞争关系。由于濊貊人与中原王朝的地缘距离最为接近,渔猎又是可以向游牧或者农耕两个方向进化的最原始生产方式,那些没有被游牧民族同化掉的濊貊人,成为东北地区最先部落联盟进入国家阶段民族。
除了以现在的吉林省为主覆盖区的扶余国以外,高句丽亦是部分夫余人向南扩张至鸭绿江流域建立的国家。至于长白山脉分水岭以东,一直到朝鲜东北沿海地区,则分化出了沃沮。其中生活在图们江流域地区的沃沮被称之为“北沃沮”;图们江以南以东,以今朝鲜咸兴市所在“咸兴平原”为核心的区域,则被称为“南沃沮”或“东沃沮”。
第一玄菟就是在沃沮人的土地上建立的,郡治“夫租县”又名“沃沮县”,对应现在的朝鲜咸兴市。用以管理诸濊貊系民族,乃至接受更远的肃慎系民族效忠。在第一玄菟设置时,汉武帝还在它的南部一度设置了“临屯郡”,以管理咸兴平原以南的濊貊部族。其最北部的县城,为咸境平原之南的“不耐”(不而),对应今天的朝鲜江原道安边郡。
生活在咸兴平原以南,以不耐城为代表的濊貊部落,历史上又被称之为“东濊”。不管东濊还是东沃沮,都与高句丽系出同源。在汉王朝放弃对朝鲜半岛东北海岸的统治后,这些部落都选择了与高句丽结盟,这也让位宫最先选择向此逃亡。
按说毌由俭拿下了高句丽王城已经可以班师了,不过毌有俭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那就是恢复汉四郡。十五世纪的朝鲜王朝,曾经将整个朝鲜半岛划分为八个道,史称“朝鲜八道”,包括:咸镜道、平安道、*海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道、全罗道、庆尚道。后来虽然又因为*治原因细分出更多行*区,但这八道之分却是最能反应朝鲜半岛地缘*治结构的划分。类似于清朝的“汉地十八省”之说。
以朝鲜八道来对应的话,所谓南沃沮对应的即是半岛最东北部的“咸兴道”(现对应朝鲜的:咸境北道、咸境南道、两江道、罗先直辖市四地区);乐浪郡相当于包含平壤的“平安道”(现对应朝鲜的:平安北道、平安南道、慈江道、平壤特别行*区四地区);带方郡则对应“*海道”(现对就朝鲜的:*海南道、*海北道、开城市三地区)。临屯郡则对应“江原道”(现对应朝鲜、韩国境内的江原道)。
至于北沃沮地区,大体对应的则是中国境内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更准确说是中国境内的图们江流域。对于高句丽人的逃亡路线,毌丘俭早有预案。在追击之前,他已经派出了时任玄菟太守的青州人王颀,前往扶余国。图们江流域之西是松花江流域,则是扶余国的领地。
位宫倒没有说一定要逃到咸兴平原,图们江与鸭绿江都源出于中朝边境的长白山天池,位宫的逃亡路线是沿溯鸭绿江北岸而上,然后在长白山天池顺势转入图们江南岸。这样的话,魏*撤退之后,还能很方便的回来复国。过往辽东公孙氏打过来,高句丽人也是沿此线路北逃。
毌由俭由玄菟起兵是正始五年八月,攻克丸都城的时间是当年十月,战事全部结束则是在次年五月。整个战争延续时间长达九个月。这九个月并非都在作战。拿下丸都城时已经入冬,以东北亚的气温来说,入冬之后再行追击是非常困难的。高句丽人也是希望魏*能够见好就收,在严酷气候的影响下返还辽东。没有想到的是,毌由俭这次是铁了心要解决掉高句丽问题。开春之后仍然不依不饶的追了过来,而且征召了乐浪、带方、玄菟之兵。由于中间隔了个冬天,所以史书上在正始六年“复征之”,以至后人认为毌由俭征了两次高句丽。当然,这样理解也不能说错。只是第二次征讨,战争实际是发生在沃沮境内。
复征大*总共分为三路,中路由毌丘俭统领驻于丸都城,控守鸭绿江;左路由玄菟太守王颀统领,沿长白山西麓而上,去往扶余国;右路由乐浪太守刘茂、带方太守弓遵统领,由朝鲜半岛西海岸,翻越分水岭去往咸兴平原,以南沃沮和东濊人依附高句丽为由兴兵。这样分兵可以切断高句丽人所有的退路,让所有的濊貊民族都不敢再与高句丽人结盟。位宫本来还指望从南沃沮和东濊人那里得到支援,见魏兵断了自己的后路,遂逃至图们江南岸的“买沟”。
买沟对应现在朝鲜的会宁市,对岸即为中国境内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辖地,都属于北沃沮的覆盖区。理论上毌丘俭可以沿鸭绿江、图们江追击至此,进入朝鲜东海岸的刘茂、弓遵守,亦可沿海岸线向北,然后切入图们江。不过这次出征,毌丘俭本人是坐镇丸都城,以防高句丽人再据山城。刘茂、弓遵的真正目的,则是去恢复第一玄菟和临屯郡统治的。最后去执行追击任务的是王颀。
王颀在出征之前先去了扶余,要求扶余王提供粮草。这个理由还可以试探扶余的态度。以位宫躲藏的位置来说,由扶余就近补给最为方便。系出同族不代表没有矛盾,否则中央之国也没有那么多内战了。与高句丽人挑战中原王朝的做法不同,扶余王选择了背靠大树。四十多年后,扶余国为鲜卑人所攻灭,还是当时的西晋王朝帮着复国。
扶余王痛快的答应了为深入北沃沮的魏*提供粮草。位宫没有想到,魏*还会再追过来,双方于一个名为“竹岭”的地点再次激战,疲于奔命的高句丽王再次被击败。最后几乎陷入绝境的位宫,是靠着一名主动请命的死士纽由假意请降,然后刺杀前来受降的魏将(同时自己也被杀),才得以继续逃亡。
深入北境的魏*有了扶余国提供的粮草,让逃入北沃沮地区的位宫几乎陷入了绝境,这不仅意味着魏*有充足的补给再继续与之缠斗,更意味着断了自己继续逃入扶余境内的想法。如果再逃的话,那就只能向北逃入肃慎人的领地了。当时与北沃沮相邻的肃慎系部族被称之为“挹娄”。这些居久山林,以渔猎为生的挹娄人数量虽少,但非常难以被征服。不仅箭法高超(箭头上还有*),更经常乘船南下劫扰扶余人和北沃沮人。北沃沮人因此苦不堪言,高句丽人逃过去的话,几乎是送人头。
王颀派出的部队沿图们江而下,一直追到图们江口,才止住了追击的脚步。见再往东走就是海洋了,魏*于是问当地老人,再往东还有没有人。老人们回答说,曾有人捕鱼遭遇风暴,飘流数十天漂到一个岛上。岛上有人,言语不通。又说还有一个岛,上面只有女人没有男人。
魏*在图们江口见到的是日本海,老人们口中的岛即是日本,只是不知是北海道岛还是本州岛。其实七年前(公元年),日本南部的“卑弥呼”女王已遣使前往带方郡请求朝贡,老人们口中所说的只有女人,没有男人的岛,便是这位女王统治之国的误传。使者次年被送至洛阳。对于天朝上国来说,远国来朝是吉兆,尤其此时刚刚经历帝位更迭。不仅赏赐了大量财物,还赐封“亲魏倭王”,这也成中日两国最早的官方交往记录。
日本太远,毌丘俭这一战的最大目标并不是位宫本人,而是为了恢复汉四郡。见都已经追到了日本海,王颀便领*撤了回去。至于刘茂、弓尊在半岛东海岸的行动,一开始还是比较顺利的。东濊人当时有两万多户人口,首领被称之为“不耐侯”。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被征服了,当日公孙康也这么干过,你来我就举城投降。与高句丽人地缘关系更近的南沃沮,则在这场战争中损失较大,被魏*歼灭三千余人。
迫降东濊、击败沃沮,恢复对朝鲜东北海岸的统治后,不耐侯被魏国加封为“不耐濊王”,以汉民与之相杂而居,一年四次到太守官署拜谒。各种*需、赋税、徭役的征调一视同仁,并无特别的“少数”身份待遇。只是因为玄菟郡已经异地重建,临屯郡更早已成为历史,没有再恢复这两个名字,仍然遵循前朝之例,作为乐浪郡的属地。
然而这次曹魏代表中原王朝,恢复对朝鲜半岛东北海岸统治权的过程,还是出现了意外。今位于朝鲜江原道的不耐城并非临屯故地的郡治,这个郡的郡治是今位于韩国江原道江陵市的“东暆县”。如果仅降服不耐城,不把统治延伸到东暆城,任务并不能算完成。
当时不耐城之南的临屯故地已经为相邻的辰韩所占,魏国方面认为这部分土地应该也归入乐浪辖地,遂要求辰韩方面把这部分领土交付给乐浪郡。由于翻译没有表达清楚意思(估计以为魏国要灭国),引发了辰韩的*事对抗。虽然合两郡之兵合力击败了辰韩,但弓尊本人却在这场战争中战死。
在完成这一切后,毌丘俭领*回到了燕山之南,临走时还在丸都城刻石记功,史称“毌丘俭刻石记功碑”(年被发现)。尽管毌丘俭这次决心很大,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整个战役结束后,魏*方面甚至有多达百人被封侯,但还是做不到熄灭高句丽的人火种。丸都城群山环绕,没有大片平原,在这里建立直接统治的代价是很大的。因此无论是当年的辽东公孙氏还是后来的毌丘俭,都没有长期占据这里的意思。
魏*全面撤*后的第二年春,位宫回到丸都城重建高句丽,次年去世。而中原王朝与高句丽在东北亚的博弈,直到四百余年后,隋唐两朝前扑后继、连续北伐才算告一段落。